在小龍蝦養殖過程中,龍蝦種苗的培育過程是重要的,培育的種苗優劣直接影響到成蝦的產量和經濟效益,根據多年的實踐,總結有以下一些技術要點:
一、苗池的選擇
蝦苗培育可直接利用抱卵蝦池,有條件的龍蝦養殖戶也可另外選擇池塘進行專門的培育。苗池條件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收獲蝦苗的多少。苗池的選擇包括水源、池塘麵積和池塘水深等方麵。
1、水源
新建蝦苗的繁育池的位置應選在水源充足、水質清淨無毒、排灌水方便的地方。育苗池的進水係統和排水係統應嚴格分開,以便管理和防治小龍蝦疾病。
2、麵積
育苗池盡量是東西長、南北寬的長方形池塘,背風向陽,每口池塘的麵積一般在0.5-2畝,以利於日常管理。如果麵積過大,不利於投飼,直接影響蝦苗的攝食均勻性,同時會有較大風浪衝擊,從而造成蝦苗損傷;麵積太小的話,池水容易受到外界條件的影響,水質變化快,易死水,不易控製。
3、水深
育苗池的深度應隨蝦苗的生長速度逐漸由淺變深,最後穩定在0.8-1米即可。對不能控製水深的池塘,在放養幼蝦的初期先要加以改造,如果池水太深,水溫變低,水質不易培肥;相反,池水太淺,水質和水溫將要受到影響,同時不能隨著龍蝦體積的增大而擴大蝦苗的活動空間,極不利於蝦苗的生長發育。因此,要對不利於蝦苗生長的池塘加以休整,以提高利用率湖北小龍蝦。
4、其他
育苗池坡比為1:2,並建好防逃設施。注排水要方便,進水用篩絹網過濾。如采用水泥池,麵積在20-40平方米為宜,水深0.6-0.8米。
二、苗池的清整和消毒
苗池是蝦苗的生活場所,環境條件的好壞與蝦苗的成活和生長均有關係。因此,改善蝦苗培育池的環境條件是提高蝦苗成活率的一個特別重要的環節,清整消毒蝦池是改善池塘環境條件的重要措施之一。
1、常規清整
入冬,龍蝦出池後,排幹池水,曝曬數天,再挖去池塘底部的淤泥,然後排出池底的餘水,清出淤泥的淤泥經過兩三天日曬可做農作物肥料。如池塘底部的淤泥較少,隻要在冬天排幹後曝曬數日即可放水養蝦。
2、藥物清池
藥物清池是指用藥物對蝦池進行消毒,殺滅池塘中的病原體和敵害生物。育苗池每年至少要藥物消毒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