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蝦放養主要采取三種模式:
1、夏季放養以放當年孵化的第1批稚蝦為主,放養時間在7月中下旬,每畝放養規格為0.8厘米以上的稚蝦3萬尾~4萬尾。
2、秋季放養以放當年培育的大規格蝦苗或蝦種為主,放養時間在8月中旬至9月。蝦苗規格為1.2厘米左右,每畝放養2.5萬尾~3萬尾。蝦種規格為2.5厘米~3厘米的,每畝放養1.5萬尾~2萬尾。
3、冬春放養一般在12月份或翌年3月~4月,以放養不符合當年上市規格的蝦為主,每畝放養100尾/公斤~200尾/公斤的蝦種1.5萬尾~2萬尾,經過冬春兩季養殖,到6月~7月起捕上市。
幼蝦要求體質健壯、附肢齊全、無傷無病、活動力強,且同一池塘放養規格要一致,一次放足。放養前,先將幼蝦裝進塑料盆內,往盆裏慢慢添加少量池水,至盆內水溫與池水溫度接近,再按盆內水量加入3%~4%的食鹽水浸浴消毒5分鍾,然後將幼蝦沿池邊緩緩放入池中。
放養時注意避免暴曬。若是從外地購運回的蝦苗,離水時間長以致有些蝦出現昏迷現象時,應將幼蝦放在水盆中暫養20分鍾再放養。
放養前的準備:
養殖小龍蝦的塘口,麵積要適中,一般在20畝~50畝。塘埂坡比要大,在1∶2.5~1∶3,便於小龍蝦穴居、繁殖,同時可減少小龍蝦的逃跑。池塘內天然餌料生物、水草豐富。
小龍蝦放養前10天,抽幹池水,每畝用生石灰100千克,徹底清塘。殺滅敵害生物和各種病原體。每畝施有機肥100千克~200千克,培育餌料生物湖北小龍蝦。
沿池四周淺水處種植水草,水草麵積占池塘麵積40%~60%,品種有苦草、伊樂藻、輪葉黑藻、鳳眼蓮、水浮蓮等,既可供小龍蝦攝食,又是小龍蝦隱蔽、棲息的理想場所。此外,池底也可用水草紮成草堆,每隔5米放一堆,每堆5千克~10千克,沉於水底,每畝放15堆~20堆。草堆用繩子係住,繩子另一端固定於水麵。